丁耀亢(1598-1670),字西生,号野鹤,山东诸城人,明季大文学家。父惟宁、从兄自劝,皆成进士仕宦有声。弟耀心,从子大谷,崇祯中乡举,独耀亢负逸才而不第。以诸生走江南,从大书画家、《金瓶梅》藏有者董其昌游。泰昌元年(1620)回到诸城,隐居山间,专攻时艺。丁耀亢著述甚丰,今存《丁野鹤遗稿》诗集,传奇《西湖扇》、《仕人游》、《蚺蛇胆》、《赤松游》四种,小说《续金瓶梅》以及杂著数种(黄霖《金瓶梅续书三种·前言》)。
崇祯十五年(1642)十月,关外皇太极乘松锦之战战胜明朝军队的余威,派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凡,率十万兵马进入长城以南,连下内地八十八城,俘获人口三十六万九吉人,牲畜三十二万一千头,黄金一万二千二百五十两,白金二十二万五千二百七十两,珍珠四千四百四十两,彩缎五万二千二百三十匹(张德信《崇祯皇帝大传》)。诸城就在这场浩劫之列,丁耀亢家族损失惨重,家产荡尽,子侄辈伤亡数人。“遂举家逃往海中一个小岛上”。(孙玉明《丁耀亢其人其事》)其实这个小岛不小,它就是海州境内方圆三百余里的云台山。明季大变局的几年间,丁耀亢两上云台山避难,直到顺治二年(1645)时局稳定后才回到诸城。他把这段经历写在《出劫纪略》一书的《航海出劫始末》和《从军录事》两篇文章中,是研究明季云台山地区历史的珍贵资料。下文就谈谈丁耀亢在云台山避难经过,以便让世人更多地了解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云台山的真实情况。
一上云台山
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清兵攻至诸城,杀戮甚惨,丁耀亢带家人乘舟入海躲过杀戮。这是十二月十八日事。当时船工听说清兵要取筏攻击海中船只,便乘风放缆,南下避难,丁耀亢想留也留不住。第二天,“抵海州清风岛。风涛接天,芥浮星驶,一宿行殆四百里。时日初出,遥见海如翠鉴,中出群峰,晓暾斜照,楼观翚飞,与半山松林相掩映。”丁耀亢见到清风岛如些美景,“惊以为世有此岛,何异十洲,乃恋一城而为浮芥蚁乎?”便想留在岛中,作长居打算。他与儿子长年上岸汲水,打听情况。他们上岸地点在墟沟营,“即岛中镇也。渔商散处,市巷相通,但朴陋耳。”这是现在唯一可见的明代墟沟的历史面貌。上岸后,丁耀亢他们遇到一个长髯老儒立在海边。老者问他们道:“听说清兵打到山东,有没有这回事?”丁耀亢告诉他:“我就是避难的。也是儒者。”老者邀他们到家中,略备酒果。当时丁耀亢一行人已三天没吃东西了。他想在此停留,以等候家中消息。老者说:“我姓胡,字象寰,有三个儿子,都是海州人,虽然房子简陋,但可以供你们居住。”并让三个儿子出来与丁耀亢相见,马上又派三艘渔船去领丁耀亢大船靠岸。当时丁耀亢家人都蓬头垢面,衣不蔽体,光脚徒步,借胡老涨家衣服穿上。他们在胡家住了三天,情况熟悉后,就到外面租房住下。又过了几天,山东消息来了,丁耀亢知老母“携亡弟之婴儿已出城入山得免”,放心多了。“又数日,知九弟殉难,长兄得全。”快到除夕时,丁耀亢派家丁回诸城迎老母南下。当时他们一家二十多口人,衣囊净尽,只好天天煮麦粥充饥。丁耀亢带领三四个小孩背柴火。到第二年二月,饥饿更甚,庙湾(今阜宁)老月友戴子厚、陈谦自、戴子异知道丁耀亢的窘境,便让他们前去庙湾,给他们衣服,以便回乡。三月,清兵退去,丁耀亢率家人返回诸城,这次在云台山避难前后一百天。
二上云台山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兵信传至诸城,丁耀亢知明朝将亡,预先准备好海舟,以防不测。三月十六日,将粮食装满船仓,带着家人子女扬帆南下,上云台山剬来。这次丁耀亢把车驾牛牛孛 都装上船,准备在岛中耕作,长期定居下来,不再回诸城了。
到云台山故居,住在徐氏家中。上次接济他的胡老带着儿子们都来看望,非常亲热,反映了云台山人的质朴好客。三月终,大批山东大户逃到云台山,丁耀亢知道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已经灭亡。当时到云台山避难的大官有内阁大学士苑复粹,他从登州乘船上云台山。侍御苏京、给谏丁允元,他们从日照、安东来。一时大户巨室将近百家。他们都知道大乱将至,想在岛中买田久居。丁允地在岛中买田四百亩,依山临湖,起名“朱寒村”。其田水稻、小麦,一年两收,可收粮租百余石。于是丁耀亢租他家田耕程,在岛中盖起房子,开了菜园,高高兴兴地过起隐居生活。这真是乱世中难得的清静。
六月,清朝定鼎北京,南明弘光朝廷在南京建立,那些逃到云台山的大官僚、大地主又跑到南京去投靠南明。丁耀亢知道弘光朝廷不会长久,没有随他们南下,而是留在岛中。他不放心诸城田产,偷偷回去料理,结果差点被清兵抓住。他的田产也被强邻吞并,只好把残剩的田地卖掉,获得一些钱粮,便回到云台山,在村中渔钓自娱,吟诗作赋。
七月,丁耀亢又回诸城探视家产,到日照西岭时,遇到故友王遵坦。当时王遵坦率领精骑二百余人,他们是刘泽清派来哨探清军情报的。八月十四日,丁耀亢回云台山,到得岛中,还赶上过了个中秋节。
刘泽清被南明政权封为东平伯后,列江北四镇之一,而他面对满洲人的入侵,没有收复失地的信心,只满足于在淮安大兴土木,建自己藩府。他派遣王遵坦领兵上云台山镇守,王遵坦推荐丁耀亢任军职,于刘泽清授予丁耀亢纪监司理职务,以监王遵坦一军。十月,丁耀亢与王遵坦一起从庙湾回到云台山岛中,原来岛中守御东海千謵所的水营三镇明军亦都归王遵坦节制。丁耀亢这时有一百个十兵护卫,粗具威仪,但无事可做,每天惟与王遵坦诗酒娱乐而已。
乙酉(1645)正月,丁耀亢往淮安晋见刘泽清后回云台山。当时山东义军已被清兵所败,都到淮安投靠刘泽清,刘把他们安置在云台山。这些人引诱王遵坦劫掠青口,以得利报功。王遵坦颇为动心,丁耀亢私下里对他说:“天下事未可知,现在与北岸结仇,他日万一失败,你将没有退路。”王遵坦恍然大悟,下令帛止他们的行动。岛中士民对丁耀亢的进言非常感激。
先前从青口逃到云台山的群众也有不少,他们想回北岸青口家里,“时失乏粮,各税之以身资,按册验出。”丁耀亢对这些人放宽限额,所以他们都很感激丁耀亢。
五月,清兵渡江攻陷南京,弘光朝灭亡。刘泽清不战而降,王遵坦亦遣散其失降清,到北京后,授川抚。他邀请丁耀亢到淮安见清朝豫王,让他也谋个官司当当。丁耀亢老母思乡心切,急于回家,他只好带老母回诸城。“夜宿青口之渔村,先觅车夜行,西陷大湖泊。时六月蚊蚋交集,不能前。闻犬声问路,村人闻知,咸来邀至其家,”原来这些村民就是受过丁耀亢放宽限额恩惠的青口人。他们为丁耀亢一行人做饭,然后派有当向导,带他们向西然后再向北,果然后面追兵向北,没有追随上他们。四天后,丁耀亢他们到达日照。这次云台山避难,自甲申(1644)三月入海,至乙酉(1645)六月东归,前后共一年三个月时间。
丁耀亢所记载的自己在云台山避难的经历,是明季云台山地区政治、军事变迁的第一手资料,对我们认识明清大变局中云台山盎史大有裨益,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