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鲁迅先生把第一个,也是三次转世故事中核心的一个,即那位善于锻铁的紫阳道人给省略了。人们不仅要问,丁耀亢是后一个紫阳道人,那么前一个紫阳道人寓指谁呢?如果两个紫阳道人寓指一人,那又何必要虚构三次转世?
二、第一个紫阳道人是丁惟宁
丁惟宁是丁耀亢的父亲。《金瓶梅》、《续金瓶梅》有父亲转世儿子的逻辑。如西门庆的遗腹子孝哥“忽然翻过身来,却是西门庆……复用禅杖只一点,依旧还是孝哥儿睡在床上……原来孝哥儿即是西门庆托生。”(《金瓶梅》第一百回)按照这一逻辑,人们本来可以依据三次转世故事推知前一个紫阳道人就是丁耀亢的父亲丁惟宁。为了避免只有死后才能转世的误会,丁耀亢在三次转世故事末尾所附诗中,也已特别指明紫阳道人的转世是“坐见前身与后身”,是“身身相见”的。《鹤化图》中也是白鹤、老者和一童子同现一图,这与丁惟宁去世时丁耀亢只有十二岁是完全吻合的。而人们之所以没有作出这样的推论,是由于没有把《金瓶梅》、《续金瓶梅》统起来加以考证。然而,三次转世故事中的第一位紫阳道人,却确确实实指的是丁惟宁。请看柱史丁公石祠文献中的如下诗句:长洲徐升题诗:“令威翩翩一柱史,早薄荣名谢天子”;王化贞题诗:“仙人乘鹤五云中,华表归来息此宫”;海上后学乔师稷题诗:“华表不归丁令鹤,武东空说九仙岩。”柱史丁公祠之丁公,是丁惟宁。柱史是我国古代对御史官的代称。丁惟宁因做过监察御史又被称为柱史。而三次转世故事中的紫阳道人,是辽东鹤野县华表庄仙人丁令威转世的。石祠碑文直称丁惟宁为令威,由此我们可以判定,那位善于锻铁的紫阳道人,指的就是丁惟宁。丁耀亢是后一个紫阳道人,著作了《续金瓶梅》;丁惟宁是第一个紫阳道人,著作了《金瓶梅》。较早明明白白说紫阳道人作《金瓶梅》的,是为《续金瓶梅》题《序》的“南海爱日老人”。几百年来,《续金瓶梅》的版本多有变化,但这篇序总是印在正文的前面。让我们将这篇序文摘录如下: “不善读《金瓶梅》者,戒痴导痴,戒淫导淫。吴道子画地狱变相,反为酷吏增罗织之具,好事不如无矣……紫阳道人以十善菩萨心,别三界苦轮海……何曾是小说家言也……续编六十四章,忽惊忽疑,如骂如谑,读之可以瞿然而悲,粲然而笑矣……天台智师,性善兼明性恶,六祖、七祖,善恶都莫思量。相待义门,强名因果,证穷念绝,何果何因?善读是书,檀郎只要闻声;不善读是书,反怪丰干饶舌尔……。” 的确,又有谁能说《金瓶梅》、《续金瓶梅》只是小说家之言呢?这篇序文说的如此明了,可惜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序文不仅明确说明《金瓶梅》是紫阳道人所作,而且还提到“天台智师”、“六祖、七祖”。丁惟宁是今胶南市天台人,称其为天台智师并不为过。而六祖、七祖,在这里也绝非指佛门中的什么六祖、七祖。按之《琅琊天台丁氏家乘》,这里分明是指天台丁氏六世祖丁纯和七世祖丁惟宁。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题这篇序的南海爱日老人是丁惟宁的孙子丁豸佳。豸佳字梦白,故化名爱日,题序时已年近七十,因自称老人。丁纯与《金瓶梅》的关系将在下文中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