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永隆纪事

[日期:2010-02-25] 来源:  作者:丁存宽 [字体: ]
  乙亥年特大洪水
  
  江汉平原地势低洼,一马平川。腹地就是万里长江和它的最大的支流汉江。得益于这两江的滋润,才使得江汉平原成为了著名的鱼米之乡。解放前,由于堤防年久失修,也由于这两条江的肆虐,从而给江汉平原的人民带来了一次次的水患和巨大的灾难。乙亥年,钟祥县的汉江大堤缺口,给江汉平原的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更是难以用笔墨来描述。
  
  
  一九三五年(乙亥年)农历五月,气候反常,久雨不晴。连阴雨下了一个多月,田里的草长得比庄稼还要高。人们不能下地锄草,只能到庄稼地里去割草。大家的心里都在着急犯愁,都盼着老天爷能开恩,尽快结束这让人烦闷的雨季,早日雨过天睛。
  
  
  农历六月初八这天,终于盼着出了太阳,大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田里太湿了,不能下地干活,大家三五成群地在村子里聊聊天,吹吹牛,借此消除由于连阴雨造成的心头郁闷之情。正谈得起兴时,只见仁轩叔从苗家沣口回来说:“倒堤了!”人们看见仁轩叔说话面带笑容,以为他是在开玩笑,都不相信。仁轩叔匆匆忙忙地边走边说:“北面小河里的水都满了!杨家沣的木桥也被水冲走了。你们快回家抢东西去吧!”
  于是一些人就走到北面小河边去看水情。哎呀!水几乎上岸了!又听见小河北面人们的叫喊声、狗吠声,由远而近传来。小河对岸三队的人也在叫喊着:“倒了堤了!快把东西抢到高处!”
  大家一看情况不妙,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赶快搬的搬东西,抢的抢粮食,都把东西往高处搬。小叔帮我们搬东西最出力了。
  
  不上一个时辰,水就漫上了台基。如果你站在一筷子深的水里,也是站不稳的,都可能会被冲倒。水温特别低,冰冷刺骨。如果不小心,被水弄湿了衣服,就会象打疟疾一样发抖。水就象泥巴浆一样的颜色。我家的人有的跑到存爽家的阁楼上去了,有的就爬上了心明叔的屋脊去躲避。他们的房子都比我们的高,比我们的坚固。不过,也和当时大多数人家的房子一样,只是杉木结构芦杆泥巴墙的瓦房。不一会,只听哗啦一声,我家的房子就被水冲倒了。
  
  
  我家在水来之前就用门板和晒簸扎了一个排,把大小两个驴子牵在上面。我们以为这样是很安全的。谁知有两头牛也为了活命,它们也拼命往排上爬。排一翻,驴子和牛就全部在混浊的洪水里报销了。我们很清楚地听见北面有父母亲叫孩子的声音,有孩子叫爸爸妈妈的声音,哭声和惊慌的喊叫声一片,简直是乱作一团。只听哗啦一声,各种声音全都没有了。
  
  
  一个个十平方左右随时有可能被洪水冲垮和淹没的屋顶在滔滔的泥浆似的洪水中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孤岛。我们都坐在尖尖的屋脊上,看着汪洋一片的洪水肆虐,无奈地无助地怀着恐惧的心情,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老天爷开恩,等待着奇迹出现,等待着洪水退去。在屋脊上呆着,黑夜比白天的处境更加糟糕。蚊虫叮咬自不必说,漆黑的夜晚置身于滔滔洪水中的恐惧更是让人的心理难以承受。大家你叫我,我喊你,互相叮咛,避免睡着了。如果一睡着,要是滚到水里去,可就没命了呀!这样,时而喊小心,时而问水怎么样了,以此来提起精神,防止意外。水还在继续上涨。天哪!大家在屋顶上也感到了屋子被水流冲击的震动。都十分恐惧地喊着要神灵保佑,赶快退水。可是水却在不断上涨。在屋顶上,脚都快要碰着水了。大家吓得魂不附体,面如土色。怎么办呢?阿弥陀佛,只有听天由命了。
  
  
  第二天早晨,水未涨也未退。有人说,退水容易倒房子。如果房子一倒,我们全家、小叔家和心明叔家等三户人家都要全部报销。大家真是提心吊胆哪!到中午时分,水退了一尺左右。虽然是在退水,还是害怕得不得了。最后水退到了底下,房子也没有震动感了,大家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们在屋顶上被困了三天,也饿了三天。因为不知道要淹水的,也没有准备干粮。于是大家把淹死后还没被洪水冲走的牛的后腿肉割了下来准备煮了吃。也没有柴烧,只好烧没被冲走的家具。各家都没有盐。我家就在淹水的前一天买了十多斤盐,幸好也搬到了高处,现在被派上用场了。心明叔有一坛子豆豉。这样柴和佐料就解决了。但是泥巴浆子水怎么能吃呢?大家就想办法把蚕豆捣乱了拌在水里,好不容易弄了一点不清不浑的水,才把死牛肉蒸了大家吃。
  
  
  水虽然退了一些,但大家仍然被水困着。交通不便,但是房子现在比较稳固了。于是大家又在房子的屋顶之间用木板搭桥,以便你来我往地在屋顶之间走动。精壮一点的人,就从桥上过来一块儿吃死牛肉。老的,小的就用钵子盛上送过去吃。二爹(存爽的祖父)一生从不吃牛肉的,无鳞鱼、剥皮肉也是不吃的。现在由于饿了几天他也美美的吃了一顿,并且还连说好吃。存寿(银河的祖父)、忠轩叔(存爽的父亲)、心明叔、小叔、光祥的父亲及我们家,一共有几十人,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就跟原始社会一样了,我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我们过着特殊时期的原始
  生活。没有吃完的牛肉第二天热了大家再吃。一直到水全部退完了后,大家才分开单独生活。
  水退后,二爹因痢症而病逝。
  
  大家被水困了一个星期左右后,水逐渐退了,高一点的地方开始露了出来。低的地方仍然有水。我们后面的树园里还是一片汪洋,能够行船。庄稼全淹死了,田里也是淤泥。人们只好把抢出来的粟谷种撒在满是淤泥的农田里,指望秋冬之际能有粮食吃。接连几天天空万里无云,一直出大太阳,大家心里十分高兴。都高兴地说:现在是越晴越好,只有天晴,田里才干得快,播种的粟谷秋后才能有收成。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相关新闻       永隆  丁家营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2)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2 楼
* 匿名 发表于 2010/9/28 15:46:58
回复 丁明鹏 的评论
我也是丁云人啊。明字辈的。以前不知道我们那里的历史,现在才知道,感慨万分啊!!!
我是中心的,也是才知道这些的,历史很沧桑.
回复 支持 (64) 反对 (64)
第 1 楼
* 丁明鹏 发表于 2010/2/27 23:48:32
我也是丁云人啊。明字辈的。以前不知道我们那里的历史,现在才知道,感慨万分啊!!!
回复 支持 (64) 反对 (64)
热门评论
* 匿名 发表于 2010/9/28 15:46:58
我是中心的,也是才知道这些的,历史很沧桑.
回复 支持 (64) 反对 (64)
* 丁明鹏 发表于 2010/2/27 23:48:32
我也是丁云人啊。明字辈的。以前不知道我们那里的历史,现在才知道,感慨万分啊!!!
回复 支持 (64) 反对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