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照丁氏宗族的主流——老四支长房之十二支
老四支长房的丁允元有子十二人,长泰、二春、三时、四易、五昱、六、八早夭、七晨、九晟、十景、十一昆、十二昂。因二春无嗣,六、八早夭,实际上老四支长房的后代是丁氏九支。由1925年七修《日照丁氏家乘》算起,当时在世的丁氏族人近两万人,近九成丁氏族人出自此丁氏九支。其中:长支丁泰的后代约占四分之一,三支丁时的后代约占六分之一强,五支丁昱的后代约占七分之一强,十二支丁昂的后代约占八分之一。日照丁氏家族的乡贤名宦及儒学之士,也大都出自这老四支长房的丁氏九支。这也就是日照丁氏家族繁衍兴隆的开始。
丁泰(1628-1680),字来公,号洛湄,老四支长房长支,五世,涛雒人。清顺治丁酉科举人,戊戌科进士。他在河南陈留县任知县时,与民休养生息,以解民困。陈留遭兵燹之后,宽徭缓征,招徕逃户,民皆复业。陈留濒临黄河,河水常暴涨,淹至城边。他率众筑城堤防,保卫陈留,永免水患。
清康熙十四年(1675)补授吏部给事中后,“职司言路”,他即具有升员改补、查追侵欺二疏,后又具有豫东漕折一疏、屯粮悬额一疏,后在任工科给事中期间,具有河工管理报地未尽疏,又具有营兵需饷一疏,为河南、山东、山西闹饥荒,又具有缓征遇籴二疏,以苏民困。以上诸疏都是为了国计民生而上奏朝廷的,对改革运输漕粮、减免地方拖欠、严惩贪官污吏、治理黄河、赈灾民等都有一定贡献。
此时,郑成功据台抗清,清廷严令海禁,沿海居民数十年不能从事赖以生存的捕鱼和海运业,生活苦不堪言,多数失业转徙。他具有开海禁疏上奏朝廷,以家居濒海和海滨之情形,补陈滨海情形舟楫道路,陈述海禁弊端。海禁应开。这使山东、江苏活动开禁,民庆更生。在他去世三十年之后,清康熙帝还问起他的事情,可见他不凡的治国才干了。
丁时(1634-1698),字及庵,另字忆慈,号钝斋,老四支长房三支,五世,涛雒人。清康熙丁未科进士,历任内阁中书等职。内阁大学士李高阳、冯益对他十分器重。他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返乡居家,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凡亲朋困难及田赋、丁役不能完纳者都尽力资助。居家时受知县杨士雄之邀与本县李璇一起倡修《日照县志》。该志“记载详明,议论得体”,“人称良史”,为后世留下大量翔实可靠的历史资料。同时,在他主持下进行初修《日照丁氏家乘》,确定了以其高祖丁良儒为一世的日照丁氏世系,消除了日照丁氏的“前世淳朴少文,世系宗支茫无考据”的状况。有了初修《日照丁氏家乘》“则木本水源,按籍如在,虽世远而人不湮云”。
晚年修筑“万松别墅”,常和二、三知已者相约于内,吟诗唱词,互相酬和。著有《半奎楼集》,诗作在境内广为流传。在他去世之际,乡人学者为他私谥为“名列贤书”的“文简先生”,并慨叹地说:活文献没了。
丁昱(1640-1725),字用晦,号朗倩,老四支长房五支,五世,涛雒人。清康熙丙戌科举人,后在会试中因半字之差,险些罹入文字狱,蒙怨十载,在清康熙帝亲政后,方蒙昭雪。他无意再去会试。二十年后被选拔为睢宁知县。其时,该县困于水旱,被兵凋残;他轻徭减税,为民请命,拒绝上司突加新垦的赋税,但当知其不可挽回之时,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回籍。去时,“行李萧然,图书一箧”而已。他“志洁行清,不乐仕进”,年逾八十,犹劝勉族人向学,“手不停披,口授经义”。
丁士一(1665-1732),字鹗荐,号河峰,老四支长房三支,六世,苗家村人。清康熙壬午科举人,丙戌科进士,历官四川什邡县知县、户部陕西司主事,江西道监察御史、福建按察使、江西布政使等职。在什邡县他奋力兴学,常集士子讲论文章,经他栽培有10余人乡试中举,誉满四川。任福建按察使时,奉命赴台湾巡视,安抚百姓,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严禁官兵骚扰百姓。公事之余考察当地风俗,绘图24幅,流传至今。后提拔为江西布政使,因受查嗣庭(金庸的先祖)文字狱冤案牵连被革职。著有《此游日记》、《舂余集》、《三山诗草》、《支邛集》、《双砚斋文稿》等。
其三子丁宜曾(1707-1773)著有《农圃便览》,“目为布帛菽粟,人皆用也”。丁士一为清一代丁氏官品之极。当时曾有“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同进士”匾额,祖孙系指允元、士一;父子系指允元、泰,允元、时以及时、士一;兄弟系指泰、时;叔侄系指泰、士一。在科举时代,一门三进士即视为殊荣,丁氏一门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四进士则过之。至允元的曾孙丁续曾、丁勺曾进士题名之后,就是一门六进士了,在山东乃至全国可谓轰动一时,奠定了日照第一家族的基础。总之,丁氏自允元之后,读书之泽未衰,甲乙之科未断,簪缨相继。据查,清代267年中,全县中举者179人,丁氏就占49人;中进士者41人,丁氏有14人,各占三分之一强,文风之盛为鲁省各地少有。
丁士可(1681-1754),字行我,号峙奎,老四支长房十支,六世,涛雒人。清雍正甲辰科举人,由云南抱母井盐课大使仕至姚州知州,护理姚安府知府。他“一生以清廉仁明自矢,宽严交济,正人心,励风俗,劝农桑,赈孤贫,造多士,民咸德之”。载州志者“如修浚崩坝,革除包纳,运送兵米,承领绝田,尤深入人心”。
丁续曾(1679-1755)字古似,号霍庵,老四支长房支,七世,清康熙乙末年进士,历官归安知县。他勤于吏治,关心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后告归课子孙,守先业。
丁勺曾(1681-1773)字幼文,号稽岑,老四支长房三支。清康熙戊戌年(1718)联捷进士。历任宿松知县,广德知州。他幼而聪颖,与兄续曾同砚攻苦孙峨山。为官后政绩卓著。有《幼文制艺》行世。
丁恺曾(1697-1761),字萼亭,号统九骚人,老四支长房五支,七世,奎山郭家湖子人。清雍正癸卯科拔贡生,与秦露、李在郛二人同为“海曲三君子”。他“少负异才,博览群书,为文豪放不羁;奇气溢行间,选拔入都,名动公卿”。他在中年后绝意仕进,闭户潜心著书。他“所居望奎楼架罗数千卷,冥心探讨”。著有《说书偶笔》、《四库全书存目》、《治河要语》、《韵法本俗》、《圆盖管窥 》、《西海征》、《海曲一隅史》、《烟波钓叟歌直解》、《读书在目》、《望奎楼集》等。他的著作博纳多采,包罗万象。有他的裔孙丁惟熙所搜集的《望奎楼遗稿》刊印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