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诸城琅琊丁氏24支22世 丁熙煜
说明:该建议是对于印刷书面的族谱如何用字而言的,电子版是繁体字、简化字可以自动转换的,也就没有必要讨论使用繁体字、简化字。
盛世修谱是中国人的传统,家族修谱,关乎散居四方之广大族亲寻根溯源,理清支系、世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严谨”二字需要贯彻始终。修谱使用何种字体,事关族谱资料真实性、准确性,事关族谱整体形象以及广大族亲认同度,进而影响族谱作用发挥,不可小觑。关于如何用字,目前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通篇使用繁体字,二是通篇使用简化字,三是“老人(老谱)沿用繁体字、新人使用简化字”(规则:老人老字、新人新字)。根据尊重历史、保持原貌的修谱原则,本人建议:采用第三种意见。【应该承认:老谱、老人沿用繁体字是保持原貌、新人使用简化字同样是保持原貌!】具体理由如下:
一、老谱、老人(包括港澳台、国外地区部分使用繁体字的)沿用繁体字是历史的需要、传承的需要。我国1964年公布使用简化字以前,一直使用繁体字,我们的老族谱都是使用繁体字,在此以前的老人名字也是繁体字(也有以后改为简化字的),并且,目前还有很多失讳、失考的族亲支系需要溯源、对接,老谱、老人沿用繁体字,有利于保持族谱用字、辈系的溯源性、连续性、稳定性,有利于历史传承,有利于族谱、支系世次研判;这些繁体字作为姓氏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简单地改为简化字,就会丢失先祖字辈用字之精彩,使其黯然失色,有的甚至意思大相径庭,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用字混淆。因而,老人、老谱保持沿用繁体字原貌为好,不可妄动。
二、新人使用简化字,是现实的需要、发展的需要。
我们国家1964年公布使用简化字以后,我们丁氏族亲的名字以及课本、著作等身份资料、社会资料、媒体资料都普遍使用简化字(港澳台地区还在继续使用繁体字的,尊其意愿)特别是有了户口簿、身份证以后的人名,按照国家户籍管理规定,人名未经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批准不得改变(包括改用繁体字),修谱也应该尊重现实,敬重法律授予的个人姓名权,使用简化字,保持和个人身份资料相一致,使族谱资料与社会资料、媒体资料相一致。
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中华丁氏族亲历来人才辈出,许多优秀分子活跃在各个社会舞台,赢得社会尊重、见诸许多媒体,如果把现有的简化字人名简单地继续套用繁体字续谱,有可能使族谱资料和社会资料、媒体资料、个人身份资料相脱节,形成“两张皮”,不利于广大族人查询、核实、研判、认知、续谱,后人很可能“不知道”先辈是哪一位?引起不必要的认知混乱。况且,我们国家也有规定,应该使用简化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10月10日进一步明确:凡是在《简化字总表》中已经被简化了的繁体字,应该用简化字而不用繁体字;凡是不符合《简化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包括《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简化字和社会上流行的各种简体字,都是不规范的简化字,应当停止使用。使用简化字既是国家硬性规定,也是广大族亲日常习惯,是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纵观社会发展史,谱书等文献资料必然要留下每个时代的印记,我们国家1964年起使用简化字,就是十分重要的时代印记,在谱书中如实反映、记载,既是对于当事人负责,也是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如果人为抹去这个印记,必然会对于后人解读、研判谱书造成一定混乱。
因而,从实际出发,依法从俗,顺天应人,续谱时新人使用简化字也是保持原貌、尊重历史,不可返套繁体字。
三、修谱,关键在于实用。谱书,需要广大族人认知、认同、持有、传承。参与修谱的族人越多,识谱、爱谱、藏谱、传谱的族人越多,族谱的作用就会越大!
目前修谱是“少部分人”在运作,修谱的人士年龄偏大,对于繁体字是熟悉的,可能觉得使用繁体字比较庄重,又是老祖宗使用过的,情感上倾向于通篇使用繁体字;而广大族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于繁体字不熟悉、不会用,我们的后代可能就更加不认识繁体字!对于繁体字认同感就差很多,心理上更多是倾向于通篇使用简化字。这就是修谱用字在实际应用中的矛盾冲突。这次修谱如果一概使用繁体字,在“少部分修谱人”中间应该是不成问题,而要使族谱在广大族人中间发挥好作用,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以及让我们的子孙后人代代相传,就会有很大困难,难以得到广泛认同、支持,继而影响族谱作用的发挥。
现在,很可惜的是,族谱中好多支系后人“失讳、失考”,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迁徙的族亲不会写谱、没有传给后代族谱;持有的谱书太少,往往族谱是稀有孤本,一旦遗失、毁损,就失传了。当前,社会人口流动很大,族亲迁徙数量较多,迁徙的族人如果手里没有谱、不识谱、不写谱、其后人不能承接续谱,就会造成新的“失讳、失考”。
我们中华丁氏族亲支系繁茂、人口众多,要想修好谱,用好谱,不能仅仅依靠“少部分人”,需要发动广大族人一起参与。单纯使用繁体字,不合时代发展潮流;单纯使用简化字,有失先祖字辈用字精髓,这是修谱用字选用单一字体难以避免的矛盾冲突,无论通篇使用繁体字还是简化字,都有很大局限性。
至于有的族亲担心:如果使用“老人老字、新人新字”,由于支系繁衍进展差别巨大,造成在同一本族谱,既有老人用繁体字、又有新人使用简化字,似乎不伦不类。其实,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这正好能够记录各个支派繁衍进程与年代的关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实记录正是一件大好事。由于族谱资料欠缺,我们的很多先祖出生日期、迁徙年月无从知晓,只好借助于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比如)朝代更迭、地名演化等等资料推算,一本族谱两种字体的应用,也不失为一种可以借用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参照系,对于后人研究、推演、溯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应该承认:老谱、老人沿用繁体字是保持原貌、新人使用简化字同样是保持原貌!繁简两种字体各有所用,既尊重历史、又顺应潮流,能够很好地解决老人与新人两种字体的矛盾冲突,显著增加灵活性、针对性、实用性,保证族谱资料真实、准确,最大程度满足广大族亲的要求,符合尊重历史、保持原貌的修谱原则,是最佳方案。
以上是个人浅见,供广大族亲研究修谱事宜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