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对了!为了不让次子推接班世袭,作者竟又生造了兴公的二弟“旺”,让“推”祖过继给二叔“旺”做嗣子,失去了继承爵位的权利。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让自己的祖上世袭接班了。
在此《武昌谱序》中,已经说明了兴祖的次子推早就迁居青州府诸城县藏马山之小天台山下,后面却又说,推祖及其两个儿子皆迁居东昌。这不是前后矛盾,睁着眼胡编乱造吗?
在兴祖八世孙梦龙祖名下记载:“北畿神枢营将军。”而实际上,做“北畿神枢营将军”的是藏马山始祖丁推之六世孙“丁珠”。作者尽是道听途说,胡乱安排,只要能把他们的平阴一脉大加光环,其他,草草了事,信口开河,乱写一通即可。由此看来,作者的《武昌谱序》纯粹是自己杜撰的,根本不值一提,更不可据此与其他族谱对接。
我琅琊丁氏家族一直跟海州丁氏有联系,两地的谱书资料均记载了海州丁氏始祖丁兴兄弟三人:二弟丁杰,三弟吏目公。其中二弟丁杰生子四人:长子丁泰,次子丁振酋,三子丁广,四子丁庆。丁泰系明正统六年辛酉科举人,授户部主事;丁庆系岁贡生,明弘治元年任利津县知县。怎么可能会是无子而过继丁推呢!这不纯粹是为了增加自己祖先头上的光环而把丁推推出去,以便让自己生造的祖先之大名世袭先祖兴的官爵吗?
再:丁推的儿子是丁彦德。怎么能是居东昌的丁志方和丁志元呢!
而丁志方的“洪武湖广道监察御史。乙丑进士。”经查明清历史档案,也没有记载。这里倒是跟丁耀亢的父亲丁惟宁经历相似。档案记载:丁惟宁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年)科举人,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联捷进士。曾任直隶清苑县知县、山西长治县知县,升四川道监察御史,充侍经筵,巡按直隶,河南佥事,补陇右兵备佥事,调江西参议,补湖广郧襄兵备按察使等职。诰授中宪大夫,敕授文林郎,崇祀名宦乡贤。很可能,作者又把丁惟宁的官位转移到生造的丁志方身上了。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武昌谱序》作者的杜撰之天才。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远离原始迁出地的游子族人们,在开始的岁月里,离乡背井,疲于奔命,根本顾不上留传家族世系。一旦发家发迹,日子好过了,都想追根溯源,弄清楚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一旦发现自己的祖先还有几代接不上,心情着急,求知若渴,千方百计,绞尽脑汁,也要理顺清楚自己的世系祖先,甚至到了废寝忘食,脑海中完全充满幻觉的地步。
比如:潍县丁氏族人把他们的先祖丁山列为潍县始祖,为了弄清楚丁山的来历,他们就传说丁山是海州丁兴的儿子,后来,听说丁兴有丁贯丁推两个儿子,就将丁山列为丁贯、丁推之后,作为丁兴的第三个儿子。
沾化丁氏族人把他们的先祖丁帖,也传说是海州丁兴的儿子。后来,他们知道丁兴只有长子丁贯、次子丁推,为了使他们的祖先有明确的世系,硬说丁帖是丁兴的儿子,并且排在丁贯之前,还是丁兴的长子。
东平丁氏族人以前也是失迷祖先,只知道是海州丁兴及藏马山丁推的后裔,直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七月中旬才有东平十五世丁广惠忽然弄明白了:“东平始祖自山西平阳府迁来,兄弟八人。上世三支:长支同胞二人:长讳兴,字成业,居湖广;次讳开,字立业,居扬州。次支同胞二人:长讳坦,居清邑;次讳恕,居南乐。
惟吾三支同胞四人:长讳郁,字祖贡,内阁贡士,居东平洲阳谷店;次讳朴,又名善曹,字尚质,居潍邑,其五世祖是丁嗣隆;三讳谦,字宜恭,居廪邱丁河崖,一说范邑;四讳让,字宜和,居廪邱大丁庄,一说范邑丁家老庄。”
但此说马上即被东平十四世丁文登驳回,丁文登仍认为东平丁氏是丁兴的后裔:“迨至元末,闻吾兴祖,自湖广武昌府以铁枪归明,次子居青州府诸城县藏马山,迄今有故墓在焉。厥后,族繁人众,徙居无常。继有谱牒,亦不患载矣。”
民国初年,日照丁氏显赫一时,日照族人引以为荣。他们在日照濤雒召开日照、诸城、黄县、潍县四县丁氏族人大会,想四县统一字辈,一律沿用“惟我家谱,履历备详,原籍海州,肇始武昌”来命名,后遭到反对,未能实行。但他们在大会上所印发的“日照顺、诸城推、黄县显、潍县顾兄弟四人一同乘船从海州来,从安东卫下船,后各奔一方”的文章,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等等等等,不一枚举。
事实上,由于年代久远,海州丁氏始祖丁兴的子孙,可能有些失散。但海州谱书在明代就一直传下来,我们应该根据源头资料来做指导,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详细考察、核对,力求找准自己的位置,决不能乱编臆造,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