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序言中,我们还得知:“乾隆初年,有藏马山之叔祖仁远公,与伯乐公,长元公,琦公,同至王古镇,复来丁家口,设馔演戏,致祭祖茔,谱又绪焉。”这就是说,乾隆初年,应平阴族人的邀请,藏马山丁仁远等人来平阴的王古镇、丁家口,指导修谱。这更说明平阴丁氏是藏马山丁氏的后裔。也正因为如此,平阴丁氏族人才邀请藏马山的先祖们来此指导修谱。
当时,平阴丁氏的丁允琏称呼藏马山的丁仁远为“叔祖”,这说明:当时,平阴族人一定跟藏马山先祖们核对了辈分,即,藏马山丁仁远是平阴丁允琏的祖父辈!
查:清乾隆三十年撰修的《琅琊丁氏家乘》得知:丁仁远是藏马山丁氏三十支第十一世祖。
由此可推:平阴的丁允琏应该是在十三世。
因为,丁允琏是“平阴丁氏铉祖之九世孙”,由此可推,丁铉应该是在第五世。因为丁奈是丁铉的父亲,所以,丁奈应该是在第四世。
我《琅琊丁氏家乘》中记载:旧谱云:始祖推公自淮适诸,子孙散处四方,其曰彦德者留天台,遂世吾族。
这就是说,丁推的儿子不仅仅是丁彦德一人,孙辈更有多人。只是散处四方,当时无从考察而已。
综合以上各方面情况分析,我认为:丁奈是藏马山始祖丁推的四世孙。
平阴奈祖十六世孙、哈尔滨大学文学教授丁正梁先生对以上结论表示赞同,并且他还不遗余力,继续查考资料。二〇〇八年他回故乡,从一乡亲院墙上发现了一块碑,细细一看,原来是清乾隆五年岁次庚申(公元1740年)七月修族谱时的序文,他如获至宝,仔细清理泥土,认真抄录,原文如下:
“尝思,惟木有本,惟水有源。祖功宗德,垂裕无边。如吾丁姓,原籍本系青州府诸城县藏马山人氏,自明朝吾祖奉敕迁移东阿,卜居少岱山下,而山岭迤南,坟墓在焉。传至数世,又徙居官庄,而先后均不一时,相传悠久,子姓繁衍。其中,不无失宗迷派者。余少年,稍有知识,便有志修序家谱,以明宗派。但其中失宗迷派者,即询及老年,亦多不能记忆。余亦不敢妄序。而心究未免憾者也!迨年至五旬,先志复萌。以为余若苦其难序而遂不序,恐后代即有与余同志者,不益视为难而终不序乎!不序,则吾族人,止论目前之支,远派分,而不想昔日之一本同源,或情意乖离而不相和睦者有之,或礼让弗敦而轻为戏谑者有之,岂不伤族情而失体统乎!余欲序其所难序,其(而)势不得不详其所明而阙其所昧也。爰与族祖立太、族伯琇、族叔汧湛、族弟嘉训、族侄玺、协懄、楫坚、大成、族孙存录、之矦大家商议,众皆乐从,胥愿协力。遂纠合族会社,积财买宅基,修家庙,立碑石,刊家谱于其上,以垂永远。自今既序,以后,凡我族人,各宜知,支虽远,而实一本;派虽远分,而实同源,有以相接,有谊以相连,和睦起而乖离渐泯,礼让敦而戏谑悉革。不伤族情,不失体统,则庶几,无负于祖功宗德,木本水源之意也!与是为序。
祭田共四十九亩。
儒学生员 讳松龄字永年 执撰
儒学生员 讳悱 字子发 书丹
大清乾隆五年岁次庚申七月上浣谷旦
石匠刘光前”
此碑文明确说明,平阴族人是藏马山丁氏之后。
既然平阴奈祖是藏马山丁推的四世孙,那么,我们就应该从藏马山丁氏三世、四世两代来寻找踪迹。
纵观藏马山丁氏三世、四世两代,丁推之子丁彦德共生七个儿子:其长子丁伯达被黄县丁氏认可为是黄县丁氏始祖(后从寿光族谱查到有记载,寿光后裔丁生迁黄县,但现在的黄县族人不承认,因为他们的族谱上一直记载,祖上是从藏马山迁来的,族人传说中也从没有寿光一说);次子丁伯贤被河南省鹿邑丁氏认可为是鹿邑丁氏始祖;四子丁伯义被认可为是河南省永城丁氏始祖;五子丁伯聚、六子丁伯忠、七子丁伯升三人世居藏马山下,其四世后代人人有案可查。
综上所述,我认为:平阴丁氏可能是藏马山始祖丁推的第三个孙子丁伯礼的后裔。
以上分析,仅仅是我的粗浅之见。不实之处,敬请有识之士指教。
作者:丁绍华 三十支二十世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原胶南)丁耀亢暨龙马文化学会
电子信箱:dcdsh@126.com
qq:15314208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