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海州丁氏来龙去脉考略

[日期:2010-02-27] 来源:  作者:丁全来 [字体: ]
    舒州泪别  舒州即今鲁西南之薛城,春秋末属于齐国南部边境小城,充其量乃一中型城市。逾越此地便至郑国之境。然现实残酷,一伙亡命者前跋后踬,令舒州成为伤心之地,成为永远之痛。诀别正在此时。为保求随从者生命安全,别无选择,简公自己留下来,简公并不知道陈氏之目标即在乎其吕壬本人。生离死别之紧要关头简公不得不命令随从分头逃亡,让自己以赴死来换取从众之生。何况,陈恒之马车显然比简公之马车更快,加之舒州陈党或许比陈恒所期望者做得更为得力。从临淄到舒州三百多公里路程两天即到,不费多大力气便把简公执而弑之。与简公一同赴死者应有人在,惟名不见经传耳。舒州一时成为屠场,而屠场当然不是亡命者久留之地。简公子孙们显然已无退路。离开舒州后,他们慌不择路,以舒州为顶点呈扇形分散面,向着东南、正南和西南甚至西北方向逃亡。他们至少有三支,而无论哪支都不会即刻从舒州到于济阳占籍,而是惶惶不顾地分头向前、向前。去向何方?以今见资料分析,他们逃到吴越、卫、郑、楚、晋即今江浙、河南、安徽、江西、湖北与山西南部之可能性最大。何以舍近求远而不径直逃到近邻之鲁国?皆因齐鲁一向交恶。鲁弱齐强,鲁国不愿亦不敢收留,简公本人自知一向以强凌弱并无颜面投靠鲁国。何以逃往晋国?是时晋国亦相当强大。何以逃往郑、卫?纯粹地域之近便。何以逃之吴越?吴越正当崛起。何以逃之楚国?郑、卫毕竟临于齐且怯齐,而楚正悄然争强谋霸。只有简公自知上天无门入地无路,而束手就擒,从者四散得生。后历经许多战乱,反复移民,但基本沿今兰考——咸阳此一东南至西北轴线往复迁徙。此后约于西晋末方初步形成丁氏济阳郡望。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导致济阳丁氏背井离乡并四播天下。其中一支逃至江陵(荆州),并于隋季或唐初再迁丰城。宋季丰城徙鄂州之丁氏,是为海州丁氏之先人。从兴公之高祖、曾祖、祖父、而乃父,四世不过二百年,而适值元末天下大乱。春秋之末以降,千五百年来,自有为数不少族人死于逃亡路上或疫于战乱、饥饿、疾病之中,更难考据,诚俟后贤发微。《吕氏春秋》卷二十五 似顺论第五 似顺:平公七年,越人兴师诛田成子(田恒)曰:“奚故杀君而取国?”田成子患之。完子(成子兄)请率士大夫以逆越师。以越国灭吴之前一年,为田常弑君千里迢迢而伐齐,除非其余勇可贾,吾深疑一也。此竟不见于《左传》等春秋史料,觉有疑二也。果此,可证简公子孙已有逃往吴越者也。俟后来者详察。简公子孙舒州洒泪而别时,孰能思及后会无期?于间不容发之危急时刻,其是否有一些约定,已无从得知;但关于姓氏之变更问题或许必然被首先提到议程,以至于有今日之齐、丁、浦等于危难中诞生之新氏。林宝《元和姓纂》十二:“齐氏,炎帝之后。太公望子牙封营丘为齐国,子孙氏焉。”今河南内乡,安徽桐城,江西嵩崃,湖南长沙、湘潭、宁乡,浙江五台、湖州、衢州崇文均有齐氏大族。又据《姓氏考略》记载:“太公之后有浦氏,见芦若虚刻石记。”《认祖归宗——姜氏渊源考》(051)“浦”:“出自姜姓。春秋时,齐国太公后裔有奔于晋者,居于浦,遂为浦氏。”今山西浦县、江苏南京、浙江嘉定、云南曲靖均有浦氏望族。要之,不论简公子孙当时更为何姓,都绝对有必要隐瞒自己原曾高贵之吕氏,否则确有性命之虞。战国期间(公元前475-前221)二百五十四年,丁氏迁播情况如同其他氏族迁播情况一样无考,此种史料近于空白。待补。强秦统治虽仅15年,此间“移民的人数之多、距离之远、次数之频繁,不仅是空前的,也是其他多数朝代所少见的。”(葛剑雄《中国移民史 第二卷59页》)此乃已见于记载之我国历史上首次移民大浪潮。在此次浪潮中,丁氏族人必然被卷入。此即何以在接下来的两汉中丁氏族人遍天下之最好注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而至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屠咸阳、烧宫室、火三月不灭时,咸阳及周围人口或迁或死,更兼次年关中爆发大饥荒,“米价一斛万钱,人相食”,因此关中人口大量外流。敢否据断有吾丁氏族人此间万幸中免于灾难并移至洛阳或其以东一带,后辗转到于济阳?俟考。
    济阳郡望  以愚之见:西汉初,吾丁氏自洛阳迁于济阳城,抑或甚至早于战国时即有吾丁氏自中原一带回迁济阳。然,晋以前济阳尚未置郡。郡与郡望乃不同概念,不可混淆。“郡”为行政区划,始于春秋;而“望”乃某氏“地望”之略谓。“郡望”连用,乃名门望族于地理上一专门称呼。汉魏以来,聚族而居相当普遍,一个个名宗大族成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北人又[尤]笃于亲族情义。┅ ┅迁徙中的危难必须共同互助才能克服,因而加强了一个个家庭间的联系。┅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389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各地显贵家族,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有别于其他同姓族人,故氏必称论郡望。王士祯《池北偶谈》:“ 好标望族,如王则太原,郑则荥阳,李则陇西、赞皇、杜则京兆,梁则安定,张则河东、清河,崔则博陵之类,虽传志之文亦然。”宋人亦常以郡望自标,如刘攽有《彭城集》、《中山诗话》,皆因彭城与中山均为刘氏郡望;又如姚铉本庐州人,却自题郡望“吴兴”。其实至宋季,“郡”已废止;然“郡望”作为专指某些地域某一名门望族之习惯用语却保留下来,并与门阀制度紧密相连,而为以后较长历史阶段所沿用。从简公被弑到秦初,260年间其子孙至少可传9世,保守估计约有128支,分居32地。至战国时,一支丁氏自关中东进或自关东北上占籍济阳,历经战国、秦,至西汉初将近300年繁衍生息,于西晋末初步形成济阳郡望。《读史方舆纪要 历代州域形势一》三十一页:“济阳,今开封府兰阳县东五十里济阳城是”。同书卷四七第二一六九页:“兰阳县,(淮安)府东北九十里。北至北直长垣县七十里。秦东明镇地,汉东昏县地,属陈留郡。”“济阳城,县东五十里。春秋宋地,战国属魏。┅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城济阳’。汉为济阳县,属陈留郡。”同书,四一页:“吕氏(即《吕时春秋》,愚注)曰:春秋之时,郡属于县,周书作雒篇:‘千里百县,县有四郡。’《释文》:‘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方百里,郡方五十里。’赵简子誓众,所谓‘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郡之所治,必居形胜控扼之地。郡者,县之主。”同书九九页,历代州域形势三:“济阳郡,汉郡,领定陶等县九。”此地汉季尚未设郡,若称为汉族人居住之郡可解。自济阳郡分析而出之丁氏除后来迁至武昌之吾兴公先祖外,尚有西汉中去洛阳又折迁往山西丁村者,为官至任留于咸阳、长安、洛阳、江陵等地者,从军、布道去往东吴、荆楚者云云。西晋惠帝(公元290-306年在位)时,分陈留置济阳郡,治所在洛阳(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此后济阳再未设郡。可见舒州丁氏至西晋氏已发展至又一高峰;而东晋以降丁氏必称济阳者,乃缅怀追思而已。历览秦汉以至南宋,济阳丁氏人才辈出,文武名流代不乏人。其籍贯间隐约看出丁氏分爨离析之痕迹:秦时大将薛人丁固;西汉大司马、阳都侯丁复(西汉十八侯之一,今嵩山东、颖水北人);西汉郎骑将、宣典侯丁义(?);西汉梁人,易学大师、梁孝王时大将军丁宽;西汉太平道教传人,容丘(今邳县北)丁广世;东汉山阳东缗(今金乡县)人,《公羊严氏春秋》治学大家,大儒、博士丁恭;被王充称为豪家“丁伯”之东汉钱塘人、典军中郎丁谞;东汉初,颖川阳陵(今舞阳)人、大儒丁鸿;光武帝刘秀时汉中太守,咸阳阳陵人丁邯;东汉末丁遵任南郡(治在今江陵)太守后占籍江陵;三国时山阴人丁览、丁密(后更名为固?)父子,魏国沛人丁冲、丁仪父子,东吴大将丁奉,瑕丘人大司马骠骑将军丁明,五官中郎将丁忠;晋代瑞州(今江西高安)道士丁义;西晋有丁绍为谯国人,丁义为建城(今江西高安)人。唐初当有丁氏族人随陈之光入闽。唐宪宗时有太子侍读丁公著官至户部尚书。唐代济阳丁氏亦必经历较为辉煌之发展。五代后梁朱温麾下大将、后官至昭义军节度使、被后唐任命为都招讨使死后被追赠为太师之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丁会;北宋仁宗时宰相丁度恩州(今河北清河、山东平原夏津武城等境)、真宗时宰相丁谓长州(今吴县)人其后裔今在广东,南宋沛砀人、余杭知县迁司农寺丞丁黻大父时徙至石埭县(今安徽太平县西)。南宋时开基潮州者尚有丁允文。丁氏济阳郡望名声大噪,较大程度有赖于上列诸公。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1)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 丁学强 发表于 2010/2/28 0:37:47
历史记载很详细,看了很受教育,我是丁氏后人,我想做点力所能及事情有事请联系,电话13325159575丁学强
回复 支持 (11) 反对 (10)
热门评论
* 丁学强 发表于 2010/2/28 0:37:47
历史记载很详细,看了很受教育,我是丁氏后人,我想做点力所能及事情有事请联系,电话13325159575丁学强
回复 支持 (11) 反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