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初冬,我通过沾化族人培云先生处发现《海州谱略》还有另一版本,这个版本与《琅琊丁氏家乘》(乾隆三十年刻本)中所载《海州谱略》有很大不同。显然,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经过删改。故今据沾化版湿屃绱巍?/SPAN>
1、《琅琊丁氏家乘》(下称“家乘”)所载《海州谱略》(下称“谱略”),如无意外,应为耀斗、耀亢兄弟二人所改。时间当在崇祯十一年,即“家乘”初创时。再早,不上谱,则没有删改之必要;再迟,则不可能为“家乘”所记载。可惜第三十四支谱上没有刊录懋学公的杰作-“谱略”,因而无从推究沾化版“谱略”是否亦经过了修改,相信其修改之可能性极小。至于“谱略”备修改的原因,不外乎文字技术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即:将第一句“按海州淮安卫丁氏百户世袭谱略曰”修改为“按海州淮安卫世袭百户丁氏谱略曰”,显然属于文字技术方面原因;而把“陈友谅据荆而起,始祖兴以铁枪从谅军,凡二载,失年月。癸卯八月二十五日,因禁江口俞平章,始归我朝。年甲辰之三月”改为“始祖兴以铁枪归明太祖”,推想应系社会方面原因——不仅是名声的问题,更关系到全族之安危,不作相应修改,轻则谱毁人囚,重则祸连全族。质言之,修改实出无奈,迫不得已。
2、案之“谱略”:兴公既系以“老疾告”,可以推想,兴公不足六十岁即退役。明史 食货志载:男丁六十为老。然则,案之“谱略”: 兴公当洪武廿三年前,似以五十五岁为宜,实为五十四周岁。由此,推算兴公建生至迟应在至元二年岁次丙子(公元1336年)。至洪武七年随靖海侯吴祯出海“呒Z捕倭”,年届四十岁,做做“后勤服务工作”,在合情理。当罗田人徐寿辉于至正十一年据蕲水称帝时,恰好十六岁(十五周岁),按明代制度显然已经成丁。当是时,为人父母者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跟上皇帝老乡混个出身?遥想兴公当年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置身于战火纷飞的热土,焉能独享恬淡娴静的百姓生活?身不由己。若为渔人,船只皆被征用,艄公又缺,不入水军,无论从哪方面讲都说不过去。设若兴公自己确实不想参军,恐怕他躲不过抓壮丁的军爷。仗都打到恁份上了,那支队伍不缺员?既然参军,则不可能舍近求远,放着北边近便的罗田布贩子徐寿辉不投,还能远路迢迢地去找远在西边的沔阳渔哥陈友谅吗?陈友谅当时恐怕还不成气候吧!再说啦,买卖人总比打渔的更具号召力。其实,早在“从谅军”之前,至正十一年兴公即参加了徐寿辉部队,只不过徐很快为陈所控,下级将士只知有陈不论寿辉而已。
3、想必兴公乃渔家出身,然则其父母应无外乎渔家子弟。否则,无法解释兴公为何一直在水军工作,从谅军到俞军,再由康茂才到靖海侯吴祯,都是水军。鄱阳湖大战结束,兴公在泾江口被俞通海部俘获,即归俞麾下,俘虏兵在新部队自然是“阶级异己分子”,不会不受到歧视。譬如待遇、晋升等方面。此亦兴公迟不晋升原因之一。俞通海于鄱阳湖大战之后第二年,即至正廿四年春正月丙寅朔方被吴王朱元璋封为 中书省平章政事。明年捣桃花坞,为流矢创剧身亡,年仅三十八岁。时在至正廿五年岁次乙巳(公元1365年)。因此其所帅之部被瓜分,兴公所在被分到康都督茂才部。至正廿六年十月岁次丙午(公元1366年),为配合大部队作战,兴公所部又划归徐达指挥,一年之后调守太仓。洪武七年,随吴祯“出海呒Z捕倭”,直到洪武十一年吴祯病逝后,夤缘至次年十月捕倭告一段落,被调守镇海卫。另据板浦丁氏谱记,洪武十三年兴公被调海州守御所。此后,一干十年,直至洪武二十三年“以老疾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