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精神常在,信念永恒

[日期:2012-01-26] 来源:  作者:丁玉华 [字体: ]

 

   二〇〇六年,母亲病重。回到胶南,无意中看到了绍华兄和封锡奎舅舅编写的《走进丁耀亢故里》一书,使我对家族事务颇有兴趣。适逢印堂三伯来家拜访父亲,和他聊了一些家谱的事情,临回西安,他交给我两本寿山祖(印堂之祖父)于民国十五年编撰的《第三十四支家谱》和《蔡家沟家谱》的复印件,他让我用电脑把上面的黑杠子去掉,从此我对修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每次回胶南基本都和印堂三伯探讨修谱之事。而他虽然上了年纪,但那种迫切的修谱之情溢于言表,为之深受感动。但因种种原因,本支的修谱工作一直未有行动和进展,在此期间印堂三伯却一直谋划着家族的事业。

2007年印堂三伯给我的来信

    二〇〇九年清明回乡扫墓,第二天印堂三伯约我和全来兄(五十二支二十世)一起去大村前村拜访时任书记的新楠兄(已故,三十四支二十世),共同探讨原址重建祠堂一事。适逢此时大村卫生所搬离,而印堂三伯的思路清晰令人赞叹:“不要管祠堂重建成何种规模,哪怕是用四根棍子支起来也行,先把这个地方占下,否则老址用作其他用途就再也无法原址重建了。”而随着新楠兄的辞世,使原址重修祠堂一事化为了泡影,这也印证了印堂三伯的远见卓识,老人家是多么具有战略眼光呀! 

    再以后,二〇一〇年清明,印堂三伯组织发起了重新给始祖立碑,结束了五六十年始祖墓前无碑的现状,使全体族人凭吊有据,实现了众多族人多年的夙愿,实是我们全体族人的骄傲和楷模!

    而此时的印堂三伯身体已经有病,只是其本人并未察觉而已。二〇一〇年夏秋又和父亲及玉田叔叔走遍周边各村,收集材料,在其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仍然不忘修谱之事,多次来电询问修谱的进度。他那种对事业的执着与决心正是我们晚辈前进的动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前行!

 

2010年4月8日印堂三伯一行三人去丁家柳沟和族人共议本支修谱时留影

 

(从左至右分别为丁殿祺、丁明宝、丁殿保、丁印堂、丁鑑铭、丁玉田)

    在印堂三伯辞世前十天,我和守堂兄(二伯之长子)去医院看望他,此时其身体已经十分虚弱,看到我们的到来,老人家一直想和我们说话,可是此时已经无法表达出来,看到此景,心如刀绞。我们不忍心让老人家耗费过多的体力,也不忍心让老人家焦急,便在医院的走廊里和守芬姐(印堂之次女)聊了一会儿,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医院,而这一次却成了永别,每想到此景,我内心便无法平静。

    如今大伯和印堂三伯都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那种坚毅的精神,对事业一如既往的坚持,那种对家族之爱却永远留给了我们,其精神必将激励着晚辈们奋发图强,发扬光大!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五日深夜于西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相关新闻       丁印堂  悼念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1)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 Sunshine会员 发表于 2012-2-15 0:23:07
印堂及其他族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后人永远前进。
玉华对我们家族的贡献我们也看在眼上记在心里。
谢谢
热门评论
* Sunshine会员 发表于 2012-2-15 0:23:07
印堂及其他族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后人永远前进。
玉华对我们家族的贡献我们也看在眼上记在心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