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祖丁推去世后,青州府诸城一带又是连年灾荒。旱、涝、蝗,瘟疫与战乱交替并行,使这一带死了很多人。据史书记载,树皮草根都已吃光,以至于“人相食”,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民间传说:这里招了“红头苍蝇”,把人都咬死了不少,许多人一担筐篓带着妻儿四处逃命,随着也就迁居四方。丁推的子孙众多,但就在这段时间,也有不少人散处四方,能活下来的,均载在别谱,只有“其曰彦德者,留居天台。”就是说,丁推的儿子中,只有名叫丁彦德的在天台山留了下来,历尽磨难,度过了难关。其后,丁彦德的儿子共七人,其中,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等,也都担儿携妻,四处逃荒,不知居于何地。只有丁彦德的五子丁伯聚、六子丁伯忠、七子丁伯升留居天台山,逐步繁衍,人丁兴旺,遂成巨族。后来,到了丁推的八世孙大文学家丁耀亢时,已是明朝晚期的万历年间了。丁耀亢于明崇祯十年丁丑(公元1637年)创修(诸城)琅琊丁氏族谱(实际上是八世祖丁耀轸搜集资料修成的),因为年代久远,迁居四方的诸城丁氏族人,已久无联系,丁耀亢说:诸城丁氏后裔,“其分派于四方所可知者,曰寿光,曰潍县,曰日照,曰莱阳,百里而近;曰东平,曰沾化,曰信阳,数百里而遥;曰河南之永城、鹿邑,千里而近;曰金陵之江浦,江右之丰城,闽中之莆田,数千里而遥。”就是说,迁居四方者,百里之内的,有寿光、潍县、日照、莱阳,百里之外,千里之内的,有东平、沾化、信阳,千里左右的,有河南的永城、鹿邑,几千里之外的有南京周边的江埔、丰城,还有福建的莆田。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李自成与张献忠同明廷混战不止,所以,丁耀亢没能组织人去四方联络,搜集族人情况,仅组织了在天台山周围居住的丁推的三个孙子老五丁伯聚、老六丁伯忠、老七丁伯升的后人,创修了家谱。因为这里距琅琊台不远,古时属琅琊郡,而“琅琊”地名显赫,因而,丁耀亢等先祖将其家谱命名为《琅琊丁氏家乘》。
   其间,有居住在河南永城的藏马山丁氏后裔,来藏马山小天台下认祖归宗。他们是:明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科举人丁魁河,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公元1616年)科进士、时任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经略备倭、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丁魁楚,崇祯三年庚午(公元1630年)科举人丁魁南,明万历四十七年已未(公元1619年)科进士、现任整饬潼关兵备、巡华州九县及河南关灵二县、驻劄潼关、右参政丁启睿,明崇祯六年癸酉(公元1633年)科举人丁启昌等。丁魁楚说:“曾记祖父传示:我始祖自洪武初年繇山东青州府诸城县来,原兄弟二人,一卜居永城,一迁居鹿邑,已越数十世于兹矣。然千峰仰泰岱为宗,万壑依东海为归,此念耿耿,曷能旦夕释诸怀!”于是,丁魁楚、丁魁河等人撰写了祭祖碑文,买了石料,请青州太守洪允衡主持为丁魁楚所撰碑文在天台山东麓始迁祖丁推墓前立碑,并举行了盛大的立碑祭祖仪式,一时,被人们留为美谈,广为传诵。丁耀亢将其碑文收录在《琅琊丁氏家乘》中,以做永世纪念。丁魁楚还说:“稽谱牒,叙尊卑,聚则共忧愉,散则相闻问,远以近,踈以亲,不属而属矣。”有一次,丁魁楚他们五人在东平之阳谷镇,遇到了散处四方的一些族人,其中有江浦派的丁遂,是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公元1607年)进士,官至云南佥事;还有丁明,是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公元1616年)进士,官至浙江衢州知府;东平派有丁乙,明天启四年甲子(公元1624年)科解元。他们相聚于东平之阳谷镇解元丁乙家,共稽世代,历有符合,相会各派都承认祖上是藏马山,是青州府诸城县的藏马山之小天台丁推的后人。他们“感今追昔,悲喜相持,谭讌累朝,不忍挥袂,各为诗歌以纪之。是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琅琊丁氏网_诸城丁氏_天台丁氏_丁氏族谱_丁氏_丁氏家谱_丁家大村-www.lyding.cn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