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武九老後樂會初探
2011/3/22 20:47:45
東武九老後樂會初探
东武九老后乐会,是明隆庆年间活跃于诸城一诗社性质的由九位赋闲老人组成的民间社团。其存在时间大约应为嘉靖末至万历初,充其量不过三十年,然其“忧世乐天,与时偕行”,“诸之民若俗其化于公等者伙矣”,以至诸邑“其民朴而不诡,其俗浑而不浮。”故对后世之影响值得探讨。
一、《东武九老后乐图》由来。多年前,经孔夫子旧书网站我从山东省图书馆邮购了东武九老后乐图电子版,依稀记得是徐咏老师所售,时价约为人民币200元,则此图现存于山东图书馆无疑。此图封面小篆“东武九老后乐图”,在“乐”与“图”两字之间右侧3厘米处钤有一白文藏书印,惜仅可见印文下部之一少部分,且字迹涣漫不清。后乐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时任知县的四川内江人王三锡亲撰“刻后会序”;第二部分,是九老图及其传记;第三部分,是两个跋语。据跋语分析,原件系侯阶于清宣统元年三月上浣据臧氏藏本重绘后之复本。以侯之见,臧本原系窦钦于其父窦昂过世三年后的万历四年夏四月,“取华翁(华峦王三锡)旧刻重梓”,“各存一册”。侯阶因见其“衣纹错乱,字迹差讹,盖不知几经摩仿而遂俱失其真也”,而“阶家所藏久焚于火(来注:或即壬午兵燹)”,“爰依其图,稍正其谬,绘成一本,敬以藏之。”原件未见,从电子版看似为绢本,未设色。据信,诸城丁氏49支族人尚存一本,且与侯本不同,惜宝不示人。我曾复印多份在族人和部分文友中散发,其中尤以五莲臧运和老师最受敬佩,他以此为题材在《超然台》杂志发表文章,继张清吉之后进一步向世人揭开了东武九老的神秘面纱。
二、东武九老会与唐代香山九老会。据史料记载,唐代香山九老会(又称“尚齿会”),成立于唐代中期,其九老分别是洛中遗老李元爽136岁,禅僧如满95岁,胡臬89岁,吉皎88岁,刘真87岁,郑据85岁,卢真83岁,张浑77岁,白居易74岁。这九位老人一起,在洛阳龙门之东的香山结为九老会。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三月二十四日,他们曾共同在洛阳香山履道坊白居易之居处欢聚作九老诗、绘九老图。唐、宋、明、清各朝画家绘制九老图者不乏其人,唯明代著名画家谢环所绘《九老图》尚存世。此画尺寸29.8cm╳148.2cm,绢本,设色,长卷。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2002年6月1日,浙江镇海又发现精美彩色“九老图”,此图尺寸80cm╳110cm,保存基本完好,初步鉴定为清末人所作,惜印章残缺,无法辨认。而东武九老图则为一老一图,盖明隆庆间未名匠人所制,后经多人描摹,由未署名观恐非出自大手笔者也。由上可见,没有香山九老会,则没有东武九老会,抑当初“归隐会”不寿而夭或自生自灭亦未可知。
三、东武九老会本名归隐会。案窦钦隆庆辛未(即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夏五月之跋,东武九老会初称归隐会,“仿佛洛阳耆英之故事”。同年六月,县令王三锡撰《刻后乐会序》称:访得谭章、范绍、窦昂、常云、陶成、臧节、丁纯、侯廷相刘士则等九人“共为一会,月必再之,是奇会也”,因“效香山洛阳故事绘像立传”,并正名为后乐会。但不知起自何时又进一步雅附香山九老会,竟直称其为东武九老会。从现存史料看最迟在清乾隆年间东武九老会即已被“正名”,乾隆廿九年《诸城县志》内有九老会记载是一明证。
四、东武九老会赖王窦二氏得传。其一,东武九老会扬名于世并流传至今,王三锡厥功至伟。若说没有王三锡就没有东武九老会,我看并不为过。然则,王氏何许人也?未必有若干人知道。《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5页载:王三锡,四川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琅琊丁氏网_诸城丁氏_天台丁氏_丁氏族谱_丁氏_丁氏家谱_丁家大村-www.lyding.cn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