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自劝就是藏马山下的西南庄人
2010/2/27 13:23:15
丁自劝,字茂淑,号岱东。是明朝朝廷命官。是当时的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东南乡人(今山东省胶南市大村镇西南庄人)。这是不容置疑的。
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民间传说
一门三进士
长期以来,族人间一直流传着“西南庄一门三进士”的美好传说,说的就是丁自劝和他的弟弟丁自奉、丁自玉都考取了进士,因而流传着这一盛誉。
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在丁家大村天台山前的西南庄村,有一户人家,主人叫丁惟荐,是天台丁氏七世祖,曾入私塾读过几天书,后因其叔父无故被官府羁押入牢充军发配,家道败落,未能参加科举考试,造成终生遗憾。为了使家中出个读书做官的人,既能光宗耀祖,又不受欺负,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发誓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上学读书。儿子丁自劝自小聪慧颖悟,喜欢读书。丁惟荐就托人仰脸,将儿子送入学堂。每天,儿子放学回家,丁惟荐都要检查他一天的学业,时刻告诫他不要贪玩,一定要发愤读书,出人头地,光耀门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次县试中,丁自劝都名列前茅,他一鼓作气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去省城应试考中举人,第二年(1604年)又进京赶考联捷高中进士。朝廷任命丁自劝为山西襄陵县知县。上任时,父亲丁惟荐一再教育他,要做个好官、清官,不要欺压黎民百姓,不要学那些贪官污吏,做那些丧尽天良的丑事,败坏家族名声。丁自劝牢记家父教诲,去上任为官。在襄陵县,他勤恤抚民,公正执法。虽然年轻,但是办事扎实老练,就象是一个处世多年的老吏一样。丁自劝不怕强暴,为民除害,稳定了社会秩序,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丁自劝因政绩突出,多次升迁,曾多次担任朝廷掌管钱粮赋税的重要职务,在任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时,他负责督理芦田租税。有一次,皇帝叔父福王额外要求要将整个沿江芦田的赋税粮饷划归自己为汤沐费,皇帝竟答应了。丁自劝就上疏皇上,详细列举了做汤沐费会给老百姓带来得种种害处,以及可能会给国家带来得更严重的危害,坚决要求削减这一害国害民的无理要求。皇帝觉得自己已经答应了,不能再改口。丁自劝就据理力争,直到让皇帝收回了成命。福王大怒,威胁丁自劝,丁自劝不但没被吓倒,反而亲到福王府上,跟福王理论,并引用了历史上若干皇亲国戚胡作非为所引起的
改朝换代之例,来说服福王。弄得福王十分沮丧,也只好作罢。丁自劝又将所追回来的田地,按照质量划分为上、中、下三等,让老百姓按等级纳税,不再象以前那样,好地坏地一样纳税,这样以来,更加公平合理,使老百姓减轻了负担,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后来,丁自劝升为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又升武库司郎中,后被提为直隶保定府知府。保定地面有很多中贵人,也就是明朝皇帝非常宠信的宦官。这些人仗势欺人,气焰嚣张,经常胡作非为,欺压百姓。丁自劝铁面无私,从不巧言令色,狠狠打击了一些坏蛋,得罪了这些太监。他们就经常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诬陷丁自劝,结果,丁自劝被撤消职务,罢官回家。但因为丁自劝政绩突出,很有声望,不久又被皇上起用,到潞安府去任负责司法的推官,很快又升工部虞衡主事,榷南新税。因父亲去世,他奉旨回家守丧,服除,又补户部四川司主事,监兑苏、松、常镇饷。丁自劝忠于职守,严以律己,终因劳累过度,死在任上,终年五十四岁。清康熙四年乙巳(1665)奉旨入乡贤祠享受祭祀。葬丁家松园庄北茔东北,有碑。
丁惟荐因培养出丁自劝而子贵父荣,明天启六年,被皇上封为承德郎,工部都水司主事,明崇祯年间又被皇上封为承德郎,户部四川司主事。丁惟荐就以长子丁自劝为例,严格要求丁自劝的弟弟们以他为榜样,勤奋苦读,出人头地。可是,丁自劝的弟弟丁自丰、丁自玉却对练武情有独钟,从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琅琊丁氏网_诸城丁氏_天台丁氏_丁氏族谱_丁氏_丁氏家谱_丁家大村-www.lyding.cn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